近日,财政部网站公布了最新的税收数据,今年1-7月份,我国税收收入107709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前四大税收项目情况如下:

国内增值税38902亿元,同比增长14.9%;

国内消费税7773亿元,同比增长16.2%;

企业所得税29197亿元,同比增长13.4%;

个人所得税9225亿元,同比增长20.6%。

数据一出,众人为之咋舌:说好的减税呢,难道我们减了个假税?还是说,根据拉弗曲线,我们的减税已经见效了,税率越降低,税收反而越增长?


|上半年税务部门共组织税收收入(已扣减出口退税)81607亿元,同比增长15.3%。

1

“拉弗曲线”的提出者是美国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拉弗教授,作为里根总统的经济顾问,拉弗教授为里根政府的大减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拉弗曲线”的基本含义是,税收并不是随着税率的增高在增高,当税率高过一定点后,税收的总额不仅不会增加,反而还会下降。因为决定税收的因素,不仅要看税率的高低,还要看课税的基础即经济主体收入的大小。过高的税率会削弱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积极性,因为税率过高,企业只有微利甚至无利,企业家便会心灰意冷,纷纷缩减生产,使企业收入降低,从而削减了课税的基础,使税源萎缩,最终导致税收总额的减少。当税收达到100%时,无人愿意投资和工作,政府税收也将降为零。

根据“拉弗曲线”,当我们的税率高过一定点后,降低税率不仅不会造成税收减少,反而会因为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导致总税收的增加。

2

那我们现在的税收增长与减税是这样的因果关系吗?

无论是从经济数据表现上,还是从蒋锡培、曹德旺、宗庆后等知名实业派企业家的呼声中,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经济数据表现上,一方面,本届政府在千方百计研究降低企业税费。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已有33次议题涉及“减税降费”。

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税负。

会议指出,过去五年通过实施营改增累计减税2.1万亿元。为进一步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会议决定,从2018年5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

但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的宏观数据不容乐观。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速近年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今年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55798亿元,同比增长5.5%,而去年同一时期,这个增速是8.3%。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更是降低了近7%,统计局官网上公布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是36337.5亿元,2018年上半年是33882.1亿元。

为什么一方面我们五年累计减税2.1万亿,另一方面企业家的投资热情下降、企业利润在减少呢?

为什么企业家的投资热情下降、企业利润在减少,但是税收收入还是以两倍于GDP增速的速度在增加呢?

是鼎鼎大名的“拉弗曲线”错了吗?还是我们走出了独特的经济规律?

然而并没有。

3

“拉弗曲线”作为一个经济学模型,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在里面:政府对纳税主体的应税额进行了充分征收。

在充分征税的情况下,降税率就是降税负,从而激活企业活力,但是在企业普遍存在偷税漏税、政府税务部门由于各种局限未能实现充分征税的情况下,税率下降与社会整体税负增加并不矛盾。

一方面,税率在降低,但另一方面,税务部门的征税能力在加强,以前灰色地带那些偷税漏税的企业纷纷变成了纳税主体,税基在增加,而且是大幅增加,所以税收收入保持高速增长的背后除了企业家和劳动者的功劳之外,还有税务人员的汗水呢。

但人的能力是有边界的,在经济利益面前,也是存在道德风险的,监守自盗、内外勾结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绩效考核、为了又快又多的征税,我们的税务总局又祭出了高招:金税三期——税务局的大数据评估及云计算平台。

2016年5月1日,我国全面营改增,主体税种从营业税改成了增值税,开始实行以专用发票为主要扣税凭证的增值税征管制度。而“金税三期”就是在“以票控税”的指导思想下建设的充分征税的征管工具。把全国所有发票信息统一到“金三”系统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票的轨迹监控所有企业的业务往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开发票等手段偷逃国家税款。

既然叫“三期”,之前肯定还有“一期”和“二期”。

1994年,税务总局推行金税一期,包括增值税交叉稽核和增值税防伪税控两个子系统,在全国50个试点上线,通过人工采集纳税人的发票信息,再由计算机对比发现问题。但由于手工采集数据错误率太高,金税一期惨遭停用。

2001年,吸取一期教训,金税二期实现了发票数据的自动采集,于此同时增加税种,把海关增值税完税凭证纳入管理,并将上述功能推广至全国使用。

在经历了金税一期、二期(地税未完全覆盖)后,2013年,“金三”诞生,经过在广东、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重庆6个省(市)级国地税局试点后,终于在2016年完成全部推广工作后开始实施。

有了全国联网的金税三期,税务部门再也不怕完不成KPI了。

金税三期大数据会从如下几个维度进行检验并判断出异常: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库存、银行账户和应纳税额等。


只要动态数据比对不对,税负率偏低,系统会自动预警,你说你还敢偷税漏税吗?

金税三期如此强大到没朋友,所以有关部门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把日渐亏空的企业社保也统一到税务部门来征收。

征管力度加强,我是赞成的,因为只有一视同仁,全部依法征税,才能让过去那些依法照章纳税的“好企业”获得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才不会让那些偷税漏税、不给或少给员工上社保的“坏企业”获得不合理不合法的竞争优势,从而避免企业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

但加强征管之后,税率只降一点点笔者是不敢苟同的,毕竟经济还在探底,房租和利息双重压迫下的实体企业经营还很困难,需要降税来对冲其他成本的上升。

4

税收征管力度加强了百倍,为什么税率只降了一点点呢?

说到底,是收税人需要越来越多的税收。

当前经济面临困难,去杠杆遭遇贸易战,失业率在抬头,怎么办?

7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我们又一次轻车熟路地选择了政府进行基建投资带动GDP和就业的老路。

7月26日,总理飞到拉萨贡嘎机场,直奔一个投资高达2700亿元的超级工程——川藏铁路施工现场;

7月31日,山西增列62项省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从原来的221项跃升至283项;

8月4日,浙江大湾区规划出炉,宣布今后5年交通总投资1万亿;

8月8日,湖北发布“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涉及9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3万亿元;

8月16日,沉寂许久的粤港澳大湾区终于出手,发行第一期专项债券,面值约300多亿元,用于土地储备;

还有那一条条之前审批被冻结了一年多的城市地铁项目纷纷获批。

没有财力,怎么去借钱搞基建?没有财力,怎么去还息?更别提过去累计如山的政府债务了。

到2017年12月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16.47万亿,国债余额约13.47万亿,总共政府债务余额大概是29.95万亿。这是显性的政府债务,还有很多隐性的政府债务,据估算,当前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应该在20-34.5万亿左右。

政府债务如山,实体经济就很难真的被降低税负。

所以特朗普政府在去年4月26日推出减税力度史无前例的税改方案时,人民日报立即发表批评文章《美国税改,谁是赢家》,指责美国减税实际上就是在挑起税务战,是没有担当的表现。我们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不会应战。

美国政府债务难道不多吗?显然不是。同样是债务如山,为什么特朗普政府敢于史无前例地大幅度减税呢?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用税改刺激经济方面,两者做出了背道而驰的选择,中国选择了“看得见的手”的力量,加强征收,用更多的税收来主导更多的政府基建,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美国选择了“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大幅减税、让利于民,用减税来吸引全球企业来美国投资,来增加就业、扩大税源。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究竟谁的力量会更强呢?亲爱的读者,您觉得呢?

END

相关文章

报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