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减的是税费,增的是活力。两万亿的减税降费“红包”、不断加码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一起来听听企业怎么说。
艾可蓝:减税降费加快企业破解技术难题步伐
近日,工信部公布首批2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作为机动车环保行业的佼佼者,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榜。
“获评‘小巨人’,是对艾可蓝十年来专注发动机尾气处理技术研发的肯定和鞭策。”回顾艾可蓝发展历程,董事长刘屹感慨,“艾可蓝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源于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同时也离不开不断向好的税收营商环境。实打实的减税降费、税务部门贴心的服务,给了我们奋勇前行的信心与动力。”
据了解,“小巨人”成长过程中,从税收优惠政策里汲取了很多养分。2014年~2018年,企业享受各类税收优惠3100万元。特别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税从2014年的83万元增长到2018年400万元,艾可蓝的自主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也为企业的发展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2018年国家取消了企业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得加计扣除限制。税务部门及时把新政策送到艾可蓝财务人员手中,逐条解读内容。但由于缺乏经验,财务人员对境外资料准备不足,放弃了申报享受优惠。在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税务部门发现这一问题,立即上门辅导财务人员进行资料归集,最终使艾可蓝顺利享受到了这一优惠政策。
艾可蓝财务总监姜任健表示,“国六”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全面实施进入倒计时,减税降费加速了企业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步伐。为迎接“国六”标准实施这一战略机遇期,艾可蓝通过自主研发,抢占技术高地,“国六”标准的产品正在陆续投入生产。
2019年,艾可蓝预计将投入3000万元用于研发,研发资金压力大,2018年享受到的政策红利减轻了部分资金负担。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后,随着增值税降率、社保费降率,特别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75%,艾可蓝公司预计可减税2200多万元,补充了研发资金不足,实现了资金流的良性循环。
“减税降费政策落地,为我们招募人才、技术研发投入、完善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准备。”刘屹说。突破核心技术的关键在于人才。如今的艾可蓝,自主创新的专利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的95%左右,研发人员占了全部职工的1/3以上。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员工个人税负明显降低,公司研发团队更是干劲十足。
“在税收优惠政策和良好服务的支持下,艾可蓝将继续开拓创新,在环保领域进一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刘屹说。
飞亚达:减税降费助企业实现创新“加速度”
近日,作为“中国手表第一展”的2019深圳时间文化周暨第30届中国(深圳)国际钟表展盛大开幕。已经多年代表中国钟表品牌亮相瑞士国际钟表展的飞亚达,这次在深圳国际钟表展上以“飞亚达空间站”为主题设置了独立展馆,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
展会上,飞亚达集团董事长黄勇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飞亚达的产品不仅体现了东方美学、中国印记,也是观察减税降费的生动‘时间’窗口。”
据介绍,2018年,飞亚达集团营业额34亿元,累计享受减免税额3300万元,其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企业所得税减免税额3100万元。2019年上半年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合计3900万元,预计2019年全年增值税减税金额将达到3000余万元。
“国家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让飞亚达的创新实现‘加速度’。”黄勇峰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飞亚达累计申请专利467件,授权专利408件。飞亚达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在工业设计、计时技术、材料技术、精密制造、标准化等领域都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我们迎来了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新阶段,有信心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强。”深圳市飞亚达精密计时制造有限公司是飞亚达一家下属子公司,说起企业的发展前景,副总经理刘胜勇信心满满,“公司享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75%等税收优惠,2018年仅这两项就减免税额1200多万元,较大地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今年,仅增值税税率下降3个百分点一项,企业就可减税400万元。”
飞亚达技术研发成果中最突出的代表之一是航天表。2001年,飞亚达从航天相关部门的市场盲测中脱颖而出,开始为中国航天中心研制专业腕上计时装备。2003年,飞亚达“神舟五号航天表”伴随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此后,从“神舟五号”至“神舟十一号”,从舱内到舱外,飞亚达先后完成11次航天表研制工作。
“为应对特殊使用环境,一系列航天表先后突破了正负80摄氏度极限温差、超高防磁等顶级制表工艺,为中国航天员完成太空飞行和出舱行走提供了重要的计时保障。”刘胜勇介绍,此举也使飞亚达成为世界三大航天表之一。
“公司发展的许多重要时刻,都有税务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回顾近些年企业的发展,飞亚达精密计时的财务负责人黄彪说。
近几年,智能手机、运动手环等创新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互联网+”引领的生产销售方式也在制造业中引发巨大变革。这些都给传统钟表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2016年以来消费市场下滑,销售压力明显增大。“正当我们犯愁时,税务部门主动介入,安排团队上门辅导,让我们及时享受了所得税加计扣除、国家高新技术和免抵退额共计568万多元的减免税款,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减税降费政策落地那么快,跟税务机关的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为他们点赞。”刘胜勇说。“税务部门为我们量身订制了‘一户一册’政策汇编等个性化服务手册,量身打造了减税降费方案,并第一时间送上门,特别贴心。”
“有国家税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我们有信心在自主创新上不断取得突破,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回归’国货。”谈及公司未来的发展,黄勇峰满是期待。
科安达:减税降费让“雷博士”研发有底气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我们的产品已经具备领先优势,并直接与西门子等跨国巨头开展竞争。”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深圳市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帆表示。
“雷博士”是业界对科安达的美称。作为一家成立了21年的民营企业,科安达在轨道交通细分领域的竞赛中,先后跑赢了众多国外竞争对手,成为国内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和雷电防护领域的冠军。目前,该公司的防雷产品和信号控制产品应用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的18个铁路集团,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
2019年5月24日,工信部发布了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深圳共有8家企业上榜,其中科安达名列其中。
科安达聚焦的轨道交通雷电防护和信号控制领域不仅关系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还关系重大基础设施背后的国家安全。然而,在科安达刚进入这一领域时,市场上的主要玩家还是国外厂商。
“我们深知核心技术的重要性,竞争对手不会卖,要想活下去就得自己摸索。”张帆告诉记者,从基础研究开始,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近20年对标国际同行一路追赶,科安达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
得益于对技术的掌握,也受益于中国巨大的轨道交通市场,科安达实现了飞跃式发展。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完成4000多个火车站场防雷工程,在轨道交通防雷领域成为绝对的领导者。
近年来,科安达自主研发不断实现突破。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7项,并成为铁道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和制定单位。
“这要放在20年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在公司总经理张帆看来,“后发”公司要实现超越,关键是注重研发,掌握核心技术。然而,持续的研发投入,企业的底气来自哪儿?
张帆出示了公司的减税账本:公司2018年技术研发投入1469.3万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1100万元,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510万元。
“也就是说,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为我们研发投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张帆介绍说,公司从成立起就开始享受税收优惠,研发投入越多,享受的优惠就越多,公司发展越快。科安达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常年超过5%,帮助公司在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和雷电防护领域实现深厚的技术积累。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标准提高到75%,我们实现减负近50万元。而增值税税率下调后,经测算,今年可为公司节约税款300余万元。”张帆说,这就是企业赶超和领跑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今年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经费预计超过2000万元,确保在关系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上掌握自主话语权。”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