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汗的心儿醉了……”一首广为传唱的民歌,从新疆吐鲁番唱响,伴随着40余年改革开放,“甜蜜”了全中国,也“甜蜜”了一代代吐鲁番人的生活。
生活在托克逊县夏乡色日克墩村的村民朱强戏称自己是“疆二代+葡萄娃”,父母是70年代来疆的支边青年,在吐鲁番落户后以种植葡萄为生。朱强回忆:“那时候,每到农忙季节,父母天天都在葡萄地里劳作,没时间管自己,小时候渴了喝坎儿井的水、饿了吃葡萄,就想着长大自己挣钱再不吃葡萄了。现在做梦都没想到,农民的日子这么好,葡萄和葡萄干在家门口就卖到全国各地,不仅什么税都不用交,还有税务干部来合作社给我们讲税法、讲政策,收入多了我就把一部分品种改良成新品葡萄,日子越过越好,葡萄让我们一家过上了甜蜜的生活”。
税务干部帮助村民采摘葡萄
天还没亮透,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阿依库勒村4组司马义·马木提早早起床了,简单洗漱一下就钻进葡萄地里,今天要给乌鲁木齐的客人装20箱葡萄,还要给自家的农家乐采购羊肉、蔬菜,迎接远方的游客。看着忙忙碌碌的司马义·马木提,谁能想到这个“大忙人”,曾经因为家里人口多、土地少,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户。前几年,吐鲁番市税务局驻村干部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通过多次接触为他量身制定了帮扶计划,不仅多方联系,免费送他外出学习葡萄种植技术、考取厨师上岗证,还向村委会申请10万元农家乐项目补助,帮他在家门口艾丁湖景区附近开办了农家乐。同时,税务干部还认真教他学国语,让他一点点地知道了自己享受的减税降费政策,学会用手机APP开发票,把自家种植的葡萄、大芸销售到全国各地。自此,远近有名的贫困户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30年前的吐鲁番,人口21.7万,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11.01亿元,财政收入7599万元,种植葡萄是70%以上吐鲁番人的主要收入。据吐鲁番市招商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吐鲁番以葡萄为媒,搭建‘葡萄节’旅游文化活动平台,挖掘葡萄产业优势,抓项目、抓企业、抓营商环境,以葡萄衍生的旅游等绿色产业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借助减税降费的利好,筑巢引凤,强化招商引资力度,仅2019年吐鲁番葡萄节就签约项目59个,签约总金额159.84亿元。”
税务干部借助“葡萄节”开展“减税降费”政策宣传辅导总公司在云南的吐鲁番市燃二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是近两年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收益企业之一。谈到企业发展,该公司执行董事、法人唐福明直言:“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倾力帮扶。税务局上门为我们企业‘体检’,对以前不了解的政策,都给说清楚、讲透了,及时让我们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据测算,今年企业减税近100万元,加上全国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带来的原材料降价,企业可以有250万元的资金回流,从目前经营情况看前景很好,我们计划要扩大生产线,加大投资规模。”
税务工作人员到吐鲁番燃二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了解减税降费政策享受情况
从1990年全市税收收入不足7000万元,到2018年突破55亿,从纳税人不足5000户,到2018年35104户,一组组数据,见证了吐鲁番经济的发展;推进依法治税、信息化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减税降费、完善征管体制,一项项精准高效落实到位的举措,为吐鲁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颗小小的葡萄让朱强尝到了甜蜜,为司马义一家提供了丰衣足食,一颗小小的葡萄开启了火洲人的甜蜜生活,精准落实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鼓励更多人致富创业,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也让甜蜜的吐鲁番更加幸福。
(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