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12月1日起,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在全国推开,有很多人问:为什么要对水资源征税?居民用水会受什么影响吗?今天就来讲一讲。
为什么要对水资源征税?
早在1979年,国家为了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开始征收水资源费。2016年至2017年,先后在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南、四川、陕西、宁夏等10个省市开展了改革试点,充分发挥了税收调控作用,有效促进了纳税人节约用水、压采地下水和改变不合理用水需求。为进一步通过税收手段去保护水资源,从2024年12月1日起,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就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后直接从江河、湖泊和地下取用水,就要从缴纳水资源费改为缴纳水资源税了。缴纳标准不是一刀切,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取用水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税额标准是有差异的。从“费”到“税”,意义大不相同,费改税之后,在征收管理上,会更加规范、更加科学,以税治水的调控作用也会更加明显。
水费会不会因为改革上涨?
不用担心,对于大多数使用自来水的普通居民来说,水资源费改税的实施,并不会直接增加家庭用水的费用,因为前端的供水企业才是纳税人,而且国家已经明确,城镇公共供水企业缴纳的水资源税不计入自来水价格,所以原则上是不会因为水资源费改税增加居民用水负担的。水资源费改税在于“水”而不在于“税”,规范用水、节约用水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内容来源税务总局新媒体、浙江税务,税务师考试网整理发布。